調味料行業的漲價潮涌來,但“懶人調料”賽道卻火了起來。
10月12日,海天味業宣布了對醬油、蠔油、醬料等部分產品的出廠價進行調整,調整幅度為3%-7%不等。隨后,恒順醋業、加加食品等多家食品調味料企業都紛紛宣布提價。
醬油醋們開始紛紛“漲價”,但在調味品市場中,另一個細分的“復合調味品”賽道卻意外地火了起來。這種復合調味品宣傳稱,用戶只需要幾個料理包,就可以做出與餐廳一樣美味的食品。同時它在使用上也更加便利,因而受到了不少年輕人的喜歡,也被他們形象地稱為“懶人調料”。“懶人調料火了”的話題,也在近日登上微博熱搜,目前閱讀量達到了近1.4億。
“懶人調料”的興起
“懶人經濟”和“宅經濟”的興起,催生了越來越多的新興產業。“懶人調料”就是其中之一。
所謂“懶人調料”,簡而言之,就是取代了傳統下廚所需要購買的醬油、蠔油、辣椒等不同調味品,針對不同菜品的需要,集合多種調味品于一身、按照一定比例調制而成的特殊料包。用戶購買這類料理包進行炒菜、熬湯等,就不需要再添加其他的調味品。
AI財經社在多家線下商超中發現,常見的有“麻辣香鍋調料”、“雞公煲調料”、“酸菜魚調料”、“麻婆豆腐調料”等不同口味的懶人調料,在電商渠道上則有更多的菜品料理包在售。在電商平臺上,這類料理包的價格普遍在10-30元之間。
單一調料品升級、復合調味品流行,背后離不開“單身經濟”的推波助瀾。單身在家的“孤獨的美食家”們,越來越愛好在家做飯、逃離外賣的生活方式,他們不那么“美麗”的廚藝,也讓復合調味品有了市場。不少年輕人愿意在網上花低價購買料理包,既可以展現自己的廚藝,又可以體驗到可口的食物。
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,調味品的“懶人化”,正是匹配了新生代消費者的消費思維和消費行為。越來越多的復合調味品從幕后走到臺前,這種轉變也是新生代人口紅利不斷疊加的表現。
在電商平臺和社交媒體上,有網友評論稱“加了料理包,做啥啥都香”。但也有網友詫異地表示,居然“火鍋底料也是萬能的調料產品”了。但眾多網友更關心的,還是“希望食品安全性也能跟上”。